病名。出《灵枢·九针论》。①指邪入血分而成的痹症。见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一:“血痹者,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。血为阴,邪入于血而痹,故为血痹也。”多由气血虚弱,当风睡卧,或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五。即疖生于乳房部者。证治同疖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即远志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熊宗立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三香散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贺岳条。
病名。出顾呜盛《中西合纂外科大全》卷三。即土栗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胆气虚怯所出现的证候。《脉经》卷二:“胆虚……病苦眩,厥,痿,足指不能摇,躄,坐不能起,僵仆,目黄,失精,。”又称胆气虚,胆气不足。《本草经疏》:“胆虚二证:易惊,属胆气虚;病后不得眠,属胆虚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荠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翼方》卷十一。亦作眼闇,即目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