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黄膏

五黄膏

银海精微》卷下方。黄连黄芩黄柏大黄黄丹。为细末,冷水或茶水调匀,将药放芙蓉叶上,贴二太阳穴。治目肿涩痛,局部喜凉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推脊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即推骨节法。详该条。

  • 湿火

    指湿郁化火而伤脾胃之阴。症见口渴不饥、大便坚结,苔先灰滑,后反黄燥。《温病条辨·中焦篇》:“湿久生热,热必伤阴,古称湿火者是也。”

  • 黄油证

    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生于气轮,状如脂而淡黄浮嫩,乃金受土之湿热也。不肿不疼,目亦不昏,故人不求治,无他患,至老只如此。”类今之睑裂斑。

  • 加减活血解毒汤

    《鼠疫约编》方。连翘、赤芍药各三钱,桃仁八钱,生地黄、红花各五钱,当归一钱五分,柴胡、葛根、甘草各二钱,厚朴一钱。水煎服。治鼠疫。如肝阳素盛,去柴胡、葛根,加桑叶、菊花;肺阴素虚,去柴胡、葛根、厚朴,

  • 蛔咬心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六。又名蚘心痛。

  • 蛾症

    病名。即乳蛾。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六:“喉痹者,即缠喉风类也。……其候与前论蛾症相近,而治法不能无异。”参见乳蛾条。

  • 热结腹痛

    证名。指热邪内积所致的腹痛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热结腹痛之症,身热腹热,烦躁不寐,时作时止,痛则汗出,或痛而作声,或痛而一汛即欲下痢,一利即止。此热积腹痛之症也。”多因心肝火动,煎熬于内,或饮食不节,

  • 和解少阳

    和法之一。治疗外感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(少阳经)的方法。症见寒热往来,胸胁苦满,口苦,咽干,目眩。用小柴胡汤。

  • ①义同沇(yǎn掩)。流动貌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此邪新客,溶溶未有定处也。”②宽缓无力。《难经·二十九难》:“阴阳不能自相维,则怅然失志,溶溶不能自收持。”③畏寒状。《难经·二十九难》:“带之为

  • 痰湿不孕

    病证名。不孕症型之一。包括湿痰不孕。指妇人体质肥盛,恣食厚味,痰湿内生,影响冲任胞脉,难以摄精成孕。多伴有带下量多,月经不调等症。治宜健脾燥湿化痰。方用启宫丸(半夏、苍术、香附、神曲、茯苓、陈皮、川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