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温热论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即油柑虫节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亦称子疟、胎疟。多因脾胃虚弱,饮食停滞,夏伤于暑,感染疟邪所致。治宜和解驱邪,健脾安胎。用七宝散。若脾胃虚弱,饮食停滞者,宜六君子汤加藿香、桔梗、苍术;停食而又感寒邪者
病证名。指惊风后出现的失音。多由津液受伤,肺肾阴虚所致。治法详久喑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罗布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延寿丹第一方,见延寿丹条。
出《海上集验方》。为覆盆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肛门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囟门肿起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小儿有囟肿者,由脾胃不和,冷热不调,或怒啼饮乳,或喘急咳嗽,致阴阳气逆,上冲而囟肿也。热则肿而软,冷则肿而硬。”因热而肿者,宜清热解毒,以青黛冷水调敷于局部
见《中草药资料》。为牛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