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大椎条。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手阳明之支脉,入于齿,头面有风冷传入,其脉令龂齿间津液化为脓汁,血气虚竭,不能荣于齿,故齿根露而挺出。”治宜益气补血。可选用归脾汤、补中益气汤、六味地黄汤等加减。参见牙
书名。1卷。清·连文仲撰。刊于1899年。书中论述霍乱阴证、阳证,并参考西说以阐发各地方土气候和发病的关系,列表辨析霍乱诸证证脉,末附王孟英《霍乱论》中一些方剂、连氏经验方及外治、针灸各法,曹炳章又增
指情志忧郁不解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愁忧者,气闭塞而不行。”又“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,意伤则悗乱,四肢不举。”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继宣。虞山(今江苏常熟)人。长于喉痧证,著有《疫痧草》(1801年)一书。
指痰湿壅阻于肺,使肺气不得宣降的病变。肺为贮痰之器,脾为生痰之源,脾失健运,则精气不能上输于肺,致聚湿成痰,影响肺脏。主要证候有咳嗽,痰涎壅盛,痰白而稀,容易咯出,胸膈满闷,动则咳嗽加剧,气喘,舌苔白
①解剖名称。《灵枢·骨度》:“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”。丹波元简《灵枢识·骨度》卷三:“张云,舌根之下,肺之上系,屈曲外凸者为结喉。”似指颈前之喉结。②病名。《普济方》卷六十:“如圣胜金铤,治急喉闭、
红色舌,中央有焦黑苔,主里热实证,尤以脾胃为甚。多因瘟毒内结,急用苦寒攻下泄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。即杨梅结毒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:“风邪伤人令腰背反折,不能俯仰角弓者,由邪入诸阳经故也。”因项背强直,使身体向后反折如角弓状,故名。多见于痉,破伤风等病症。参见痉、破伤风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