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石药尔雅》。即胡桐泪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榕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小便浑浊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科》。即便浊。详该条。
见世补斋医书条。
即上实下虚。详该条。
《辨证录》卷十方。熟地黄一两,山茱萸四钱,白芍药、当归各五钱,五味子、炒栀子一钱,玄参、牡丹皮各三钱。水煎服。治多怒拂抑,心烦意躁,至夜口干舌燥,寐少等症属肾水不足者。
《医学入门》卷三方。木通、滑石、赤茯苓、车前叶各一两,瞿麦五钱。为末,每服四钱,水煎服。治阴虚为阳所凑,膀胱积热,小便难而黄。
经穴名。代号ST38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小腿前外侧,犊鼻穴直下8寸;或于外膝眼与解溪穴连线的中点取穴。另说“在上廉下一寸”(《太平圣惠方》);“膝下五寸许”(《针灸大全》)。布有腓肠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喉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铁树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