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出髎

出髎
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·凡例》。即脱臼,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尖白根舌

    舌根有白苔,舌尖淡红。为表证之候。若恶寒,身热,头痛者宜发汗解表。亦可见于太阳府证,其症头痛发热,烦渴饮水,水入即吐,小便不利,宜用化气利水之五苓散治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千张树

    见《天津医学通讯》。1971;(6):1。为喜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熏牙子

    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天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疵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灵枢·痈疽》。即肩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①通利之意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小便利者,以饮水多,必心下悸。小便少者,必苦里急也。”②病证名。指泄泻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桂枝证,医反下之,利遂不止。”参见泄

  • 六经标本

    指手足六经的标部和本部。亦称十二经标本。标,一般是指末梢;本,是指根本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能知六经标本者,可以无惑于天下。”十二经以四肢肘膝以下的某些部(穴)位为本,头、面、胸、背的某些部(穴)位为标

  • 胎前盗汗

    病证名。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妇人胎前出盗汗不止,宜服牡蛎散治之。”(牡蛎、麦冬、甘草、麻黄根)

  • 半年红

    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夹竹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紫背金牛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大金牛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痘疹科

   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明代始独立设科,参见十三科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