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黄水疮。见该条。
出《救急易方》。为鱼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白薇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医学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八品。
古代对妊娠二月胚胎之称。北齐·徐之才《逐月养胎方》:“妊娠二月名始膏。”
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五方。琥珀(另研)、延胡索(同糯米炒,去米)、当归各一两,蒲黄四两(半生,半炒),干地黄八两,生姜一斤。将地黄咀碎酒浸,生姜切片,各捣取汁,留滓,用姜汁炒地黄滓,地黄汁炒姜滓,各干为末
见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。为合掌消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亡津液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身肿类型之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脾热身肿之症,面肿目黄,烦躁不卧,皮肤常热,小便赤,大便时泄时结,常肿不退。此脾热肿之症也。脾热身肿之因,膏粱厚味,日积月累,热聚脾中,则脾热肿之症作矣。”脉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马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