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巴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腕痈。见该条。
即螳螂子。见该条。
见顾氏医镜条。
中医学术派别的一种。古代尊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等医籍中的方剂为经方。后世医生,凡主张宗用其方者,被称为经方派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水苦荬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蜘蛛香,详该条。
气乱,指心气紊乱。心主血、藏神,大惊则心气紊乱,气血失调,出现心悸、失眠、心烦、气短、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惊则气乱,……惊则心无所倚,神无所归,虑无所定,故气乱矣。”
指较大肌肉的会合处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之大会为谷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诊余集·黄疸》。其症“忽然呕吐,发热,遍体疼痛,热退则面目俱黄,此宜从疏肝理气,利湿健脾自愈,又不可用温热也。”参见黄疸有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