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金耳环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十二癥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候其人发语声嘶,中满浊而后语,乏气拖舌,语而不出,此人食结在腹,病寒,日里常水出,四体洒洒,常如发疟,饮食不能常,自闷闷而痛,此食癥病也。”《圣济总录》
痧证之一。①指寒饮太过,痧毒寒凝胸中的病证。《痧胀玉衡·寒痧辨》:“若一有食积血阻于中,而服大寒之饮,则食不消、积不行、血不散,而痧毒反冰伏凝阻于中,未有得宁者矣……,是名寒痧。”治宜放痧救治,后用三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瞿麦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霍乱》。即寒气霍乱。详该条。
即太阳经病。见《伤寒医诀串解》卷一。详见该条。
见《千金翼方》。为肉桂药材之一种,系加工除去栓皮者,详肉桂条。
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乃被物撞打,而目珠痛,痛后视复如故,但过后渐觉昏冥也。盖打动珠中真气,络涩滞而郁遏,精华不得上运,损及瞳神,而为内障之急。若初觉昏暗,速治之,以免内障结成之患;若疾已成,瞳
即透穴法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