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漏证型之一。由于先天不足,早婚,房室不节,分娩过多等原因,耗伤精血,以致肝肾阴虚,阴虚生热,热伤冲任,迫血妄行。症见阴道出血时多时少,淋沥不断,血色鲜红,头晕耳鸣,腰膝痠软,两颧发红,手足心热,甚或
病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产后由于气血暴虚,百骸少血濡养,出现忽然口噤牙紧,项强,手足筋脉抽搐,类似中风症候,不可以真中风治疗。治宜养血和络,先服加参生化汤,后服滋荣活络汤(羌活、川芎、当归、熟地、人参
病证名。即与痘相夹而出的红斑。因痘疮毒火郁遏,伤及阴血,血与热相搏,迫血游溢于皮肤之间,故痘与斑相夹而出。症见皮肤上起红癍,片片如云头突起的片状。治宜疏风攻毒。用荆防败毒散,或黄连解毒汤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。怀孕一月,胎元初成,形如露珠,故名。
指咽后壁上的后鼻道,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必经通路,相当于鼻咽部。足厥阴肝经过此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颃颡者,分气之所泄也……。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,颃颡不开,分气失也。”《类经》卷二十一:“颃颡
见证治准绳条。
开肺气而利水湿的方法。适用于咳嗽气喘而兼有水肿者。患者浮肿在上半身和面部严重,小便不利、量少色深黄、腹部胀满,伴有咳嗽气喘,或有寒热,苔白,脉浮滑。可用麻黄、苏叶、浮萍、茯苓皮、杏仁、桑白皮等药。
①经穴名。代号SJ2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《针灸甲乙经》作腋门,《千金要方》作掖门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荣(水)穴。位于手背侧第四、五指缝间,当指掌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处。布有尺神经的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
病证名。胎中受惊引起的一种痫证。元·曾世荣《活幼心书》:“胎痫者,因未产前,腹中被惊……或母为七情所伤,致伤胎气,儿生百日内是也。其症频频作搐,身热面青手足抽掣,牙关紧闭,腰直身僵,睛斜目闭,多啼不乳
病证名。见宋·杨士瀛《仁斋直指方》。指黑睛生翳成片,状如梅花瓣者。参见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