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大丁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《婴孩病源论》1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参见沈应善条。
病证名。《红炉点雪》卷二:“若因邪郁痰壅,肺痿狐惑等症,则其声哑嗄。”即瘖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、咳嗽哮喘源流》。指劳累过度引起的气喘。详气虚喘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即睁光瞎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正》。为牡丹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指食动物的生肉引起中毒或变生他病的邪毒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解食毒》有“治食生肉中毒方”。
古代医学的一个学术流派。明、清以来,在古代治疗伤寒病的基础上,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,对温热病有了进一步认识,在温热病的病因、病理、诊断和治疗上逐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学说。这一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的防治有
推拿手法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体痛候》。用指腹压在局部不动,比压法要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