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寒性药物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,即气候寒凉之际不宜使用大寒大凉药物或食物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参见“用热远热”条。
名词。出《素女经》。指性交。
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热气则说物不章,言而遑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病名。上唇所生须为髭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二:“髭疗生于髭中。”证治见疔疮条。
气功术语。一般认为,在气功和武术中,静功和动功互相配合,效果显著。
病名。①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,又名调痈、调豆、手疽。指疔发生在大指者。证治见指疔条。②《疡科心得》谓蛇头疔之又名。
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九。指小儿晕卧,动则作呕,吐泡沫粘液,言语不利,或发癫痫等症。由于儿在胎中,孕母恣食油腻煎炒,影响脾肺功能,产生风痰所致。宜用清热凉膈、消风化痰之剂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榕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脏腑相合的一种理论。脏与腑之间通过经络和营卫气血的正常运行而保持生理活动的协调。六腑传化水谷的功能,就是受五脏之气的配合才能完成。如胃的纳谷需脾气的运化;膀胱的排尿需赖肾的气化作用等。
解剖学同名骨。每足五根,与趾骨构成跖趾关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