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大驳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碧桃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医药丛书条。
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):34,1972。为仙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。撰人未详。约为秦以前的作品。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。全文约百余字,主要是有关诊断学上鉴定死亡征候的论述。
《幼科铁镜》卷六方。麦门冬、人参、当归、黄连、酸枣仁、生地黄、茯神。水煎服。治小儿心血不足,惊悸不安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.(生草药部分)。为鲫鱼胆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即走黄。见该条。
见《江苏中医》(5):31,1960。为甜瓜茎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古人认为悬雍垂为音声之关。故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悬雍垂者,音声之关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