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脱肛。详脱肛条。
【介绍】:见罗国纲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为井疽破溃所形成的瘘。详井疽条。
即资生丸,见该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为御药院低等医官,官阶从九品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萆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感冒胁痛之症,并无时行传染,因自冒风寒,先见恶寒发热,胁痛耳聋,呕而口苦,此伤寒少阳经胁痛症也。若寒热已除,后乃胁痛干呕,此表解里未和,热邪痰饮之症。”又:“感冒胁痛之治,
病名。出《仙传外科秘方》卷九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①人体上部邪气盛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上盛则热痛。”②指人迎脉浮盛的脉象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上盛则气高。”
蒙药书。伊舍巴勒珠尔著于十八世纪。全书用藏、梵文对照编写。按石类、珍宝类、草药类对801种药物进行分类,并说明每种药物的产地、形态、性味、功能。对“三子”、“四凉”等药物作了解释。现存木刻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