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疫证集说

疫证集说

书名。4卷,附补遗1卷。清末余伯陶编。刊于1911年。本书选集古今有关疫证的医学文献百余种,取其论辩治法编成。内容简要,但条理不够清楚,可作疫证的临床研究参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七伤

    病名。①指食伤、忧伤、饮伤、房室伤、饥伤、劳伤、经络营卫气伤(见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)。②指虚劳的七种病证。①指阴寒、阴萎、里急、精连连、精少阴下湿、精清、小便苦数临事不卒(见《诸病源候论

  • 病证名。《灵枢·五变》称大聚。指腹中有块而聚散无常的病症。《难经·五十五难》:“聚者,阳气也。其始发无根本,上下无所留止,其痛无常处,谓之聚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病》:“聚者聚散之谓,作止不常也。……其病

  • 徐述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孟鲁。江苏武进县人。世医出身,他和两弟迪(孟恂)、选(孟伦)均以医闻名,尤精于针灸。著有《难经补注》一书,已佚。

  • 外经

    指经脉行于体表和四肢的外围部分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……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。”《黄帝内经太素》:“……十二经脉,入府藏者,以为内经,行于四支(同肢)及皮肤者,以为外经也。”

  • 滋阴八味丸

    《医方考》卷三方。原名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方。又名知柏八味丸、知柏地黄丸。山药、山茱萸各四两,牡丹皮、茯苓、泽泻、黄柏(盐水炒)、知母(盐水炒)各三两,熟地黄八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百丸

  • 入魔

    气功术语。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。见偏差条。

  • 过桥疳

    病名。多由杨梅邪毒,结于肺胃,致疳生咽喉,饮食吞咽有碍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七:“过桥疳,生咽喉之下,肺管之上,看之不见,吹药不到,饮食妨碍,此杨梅结毒于肺胃也。”类今之喉部梅毒等。参见喉疳条。

  • 药师

    【介绍】:见严子成条。

  • 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。俗称眼粪。为眼部的分泌物。《审视瑶函》卷一:“眵多热结肺之实;眵多不结肺之虚。”宜结合眼部及全身证候辨证论治。

  • 中脾积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脾中积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