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肿胀。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外治法之一。古代用大小形式不同的金属器械,烧红后用以烙破脓疡,使脓液流出,以代刀针的方法。眼科亦用以“治残风溃弦疮烂,湿热久不愈者”(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),或胬肉攀睛割治后,“头处用火烙之,使其不再生
即女膝,见该条。
见针方六集条。
见听呵条。
天癸的简称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筋脉干燥,屈伸不能自如之证。《圣济总录纂要》卷二:“天癸亏而凝涩,则肾脂不长。肾脂不长,则髓涸而气不行,……外证当挛节,则以髓少而筋燥,故挛缩而急也。”多由肝经燥热,血液衰少,或肾虚髓少,筋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病名。出清·不著撰人《外科集要论法》。即调疽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