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柏八味丸
即滋阴八味丸,见该条。
即滋阴八味丸,见该条。
即咽后壁。
出《伤寒论》。为火麻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即曲池,见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石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中膂俞条。
症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暑病源流》。又名疰夏,一作注夏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痿发于夏,俗名注夏。”多由素体脾胃虚弱,或阴气不足,感受暑令湿热之气所致。症见倦怠、四肢不举、赢瘦、不能食等。治当清暑益气
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一。古人认为疮疡痒可有以下几种情况:①凡肿疡初起,皮肤作痒者,为风热相搏;②溃后作痒者,轻由脓沤,甚则由疮口感受风邪;③抓破之后作痒有津水者,是脾湿,津血者是脾燥;④将敛作痒者,气
即溃疡去腐法。详该条。
见开宝新详定本草条。
出《针灸聚英》。指具有回阳救逆作用的九个经验效穴。即哑门、劳宫、三阴交、涌泉、太溪、中脘、环跳、(足)三里、合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