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腹泄、痢疾而见抽搐症状者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泄痢发搐,如先吐泻,或痢疾久不止,以致脾胃虚弱者,此慢惊风也,难治。如先发搐,后发泄痢者,此因发搐之时,多用利惊下痰之药,或多用寒凉之药,伤其胃气,
即膀胱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霍乱由饮食所伤,又感外邪引起者。多因饮食过饱,中气不运,膏梁厚味,肠胃凝泣,清气不升,浊气不降,又值风暑湿喝等邪外袭,则挥霍撩乱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食气霍乱之症。胸前饱闷,胀痛,嗳气,吐泻交
类中风病证之一。怒则气上,因暴怒则肝气上逆,血随气溢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病名。泛指咽喉部有异物感。《赤水玄珠·咽喉门》:“梅核气者,喉中介介如梗状。”《古今医鉴·梅核气》:“梅核气者,窒碍于咽喉之间,咯之不出,咽之不下,核之状者是也。始因喜怒太过,积热蕴降,乃成厉痰郁结,
见《药性切用》。为柑皮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见四诊抉微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子固。籍贯不详。撰《眼科百问》一书(1657年刊)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撰《删繁药咏》3卷,已佚。
病名。出《脉经》。指崩下之血为纯绛红色。治疗参见血崩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