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香薷之别名。②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绣球防风之别名,各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官医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八品。
病名。有头疽生于天柱骨偏上者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证治同脑疽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雨水后十五日,斗指甲,为惊蛰,二月节,惊蛰者,蛰虫震惊而起出也。”这时天气转暖,渐有春雷,冬眠动物将出土活动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阿魏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家。字希邕。平棘(今河北赵县)人。精习经方,治病时擅长针药并用。撰有《药录》2卷,已佚。
见《本草备要》。即柿饼,详该条。
出《中藏经》。即马脾风。详该条。
见万氏济世良方条。
《瑞竹堂经验方》卷五方。蒲黄五钱,青黛(研)、芒硝、甘草各三钱。为细末,每服一钱,冷蜜水调,细细咽服。治单双乳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