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肺与大肠俱实

肺与大肠俱实

证候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实者,手太阴阳明经俱实也病苦头痛目眩惊狂喉痹痛,手臂卷,唇吻不收,名曰肺与大肠俱实也。”肺与大肠表里肺气为实邪所闭,失其清肃,影响大肠的传导;或热结大肠,传导失司,也会影响肺气的肃降而发喘咳,出现脏腑俱实之证。治宜降肺气、通大肠互相配合而有所侧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茄子

    ①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三分三之别名。②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杜茎山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宣成公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撰《太和济要方》五卷。宋·庞安时曾引用“唐大和年(827~840年),徐氏撰《济要方》”,年属大和,疑即此书。

  • 出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通瘛。详该条。

  • 野佩兰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野马追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土蚕

    见《安徽药材》。为蛴螬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泻白益元散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桑白皮、地骨皮、甘草。水煎,调益元散服。治伤暑咳嗽,身痛口渴,外反恶寒。

  • 追风箭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墓头回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气漏

    病名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七:“一曰气漏,或肿或消,痛胀难忍者是也。”泛指时愈时发的漏症,漏孔时出脓水者。

  • 躯壳

    指身体,与精神相对而言。

  • 脚髓孔

    见足髓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