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下。即三十六丁。见该条。
见《要药分剂》。为芦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廿二:“俗云眼大头为内眦。”详内眦条。
经穴别名。《圣济总录》“上林,穴在三里下一夫。”所指即上巨虚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阴茎包皮过长,覆盖龟头,小便沥涩的病证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以骨针插孔内逐渐撑大,若皮口稍大,用剪刀将马口(即尿道外口)旁皮用钳子钳起,量意剪开,速止其血;或用细针穿药线,在马口旁皮上穿过,
病名。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一。多因产后脏腑虚损,饮食不消,复感风冷,阴阳升降不顺所致。症见上吐下泻,甚者四肢厥冷。治宜调和肠胃,化瘀散寒。生化六和汤治之(川芎、当归、黑姜、炙草、陈皮、茯苓、砂仁、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渭泉。江苏如皋人。编有《临证医案笔记》(1836年)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。亦称惊。《医学心悟·惊悸恐》:“惊者,惊骇也。”《慎斋遗书·惊骇》:“惊骇之证,乃心肾不交之故也。”参见惊、喜惊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墓头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缠喉风之发于单侧者。详缠喉风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