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物学著作。12卷。明·陈嘉谟撰。刊于1525年。卷首有历代名医图、姓氏及总论药性。卷1~12分为草(上、中、下)、木、谷、菜、果、石、兽、禽、虫鱼及人部等10部,共742种药。每种药均分论其气味升降
见薛立斋·《女科撮要》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滑胎证型之一。孕妇有滑胎病史,孕后脾胃虚弱,中气不足,冲任不固,胎失摄养以致腰痠,腹胀,胎动下坠,或阴道下血,气短无力等。宜益气安胎,以防滑坠。用举元煎。若腰痠腹痛坠甚者,加杜仲、桑寄生;阴道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莎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菀,古与“郁”音义相通。膹菀即膹郁。详膹郁条。
证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汗源流》:“一云油汗,即粘汗也。”详汗出如油条。
【介绍】:见元好问条。
即齿龈。详牙龈条。
骨名。出《灵枢·骨度》。又名核骨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即腓骨下端向外的骨突。
气血虚的络脉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不足则视其虚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