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腹部脂肪厚而下垂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膏者,多气而皮纵缓,故能纵腹垂腴。”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内经吴注》卷二十。同心下否痛,详该条。
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医学纲目》。亦称气冲。位于脐下1.5寸,再旁开腹正中线1.5寸处。主治妇人血弱气喘,腹痛肠鸣。直刺1~2寸。艾炷灸3~5壮;艾条灸5~15分钟。②类中风证之一种。又名中气。多由七情气
病名。即脱臼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八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,长期居住西藏,为藏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。曾把金成公主进藏时带去的中医中药书籍译成藏文,对汉藏医学的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。
出《脉经》。亦名双生、骈胎。指妇人一次怀二胎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即棉花子,详该条。
指伤寒病汗、吐、下、和、温、清等六种治法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婆婆指甲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