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汤衡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洋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①疮疡之简称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一:“夫疮疡者,乃疮之总名也。”②泛指皮肉外伤而言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一:“疮者伤也。肌肉腐坏痛痒,苦楚伤烂而成,故名疮也。”如金疮,刀疮等即是。
即关刺。出《黄帝内经太素》,见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南五味子,详该条。
痘疮灌浆一般自第七天开始。先起胀者,先灌浆,由红转白,白变成浆,渐渐肥满而光泽;至第九日浆苍,其色苍如黄腊,而显结痂之形,神识清楚,食纳渐增者为顺证,宜加强护理,以防逆转。参见贯脓条。
养生方法之一。是指在思想宁静情况下,出现的深、长、柔、匀的呼吸,这是一种理想的呼吸形态。《安般守意经》中谓:“息有四事,一为风,二为气,三为息,四为喘,有声为风,无音为气,出入为息,气出入不尽为喘也。
见《审视瑶函》卷五。即复明散第一方作汤剂。治视物异色。见复明散条。
证名。指头部自觉重坠,或如布带困裹的感觉。出《素问·刺热论》。多因外感湿邪、疫气或湿痰壅阻所致。《证治准绳·头重》:“头重,何因得之?曰:因天之湿淫外着也,因人之湿痰上蒸也,……外着内蒸必壅蔽清道,致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由毒邪入肾经所致。多先得水病,因而停留,又为风湿触激,即变成疮。逐渐遍体腐烂,色呈黑紫,脚底溃漏,甚至阴茎腐蚀,四肢无力,日久眉睫脱落。相当于晚期瘤型麻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