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蛾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痿证之一。多由久病或房欲不节,肝肾不足,阴虚火旺,伤及筋骨所致。《证治汇补·痿躄章》:“阴虚痿者,……自觉两足极热,上冲腿膝,痠弱痿软,行步艰难,不能久立。”可伴见头昏目眩,舌质红,脉细数等症。治宜滋
又称下针法。指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。《子午流注针经·流注指微针赋》:“针入贵速,既入徐进。”说明不论何种进针法,在透皮入穴时都应快速,以减轻疼痛。针入以后,当根据补泻手法的需要再区分轻重快慢。临床常用的
淡白色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肺风之状,多汗恶风,色皏然白。”
即灵龟八法。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髌骨。详髌条。
又称咀片。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,成为片、丝、块、段等形状,便于煎汤饮服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白鱼尾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喻化鹏条。
见《医学正传》。即钩虫病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