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匮要略解
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即黑大豆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已佚。
【介绍】:见顾澄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水毒候》。又称水毒病。详该条。
即怕冷,有两种病理情况:一是风寒等邪气侵犯肌表,遏阻卫阳而致,为外感表证的主要见症,又称“恶寒”。另一是阳气虚衰,卫阳虚弱空疏,不能温养肌表而致,为阳虚证候之一。
【生卒】:约1746~1813【介绍】:清代喉科医家。一作郑承瀚,字若溪,号枢扶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为喉科名医郑宏纲(梅涧)之长子。自幼爱好医学,旅游于湖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,后专心钻研医术数年,承家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岩白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,龙溪(今福建漳州)人。编集《本草单方》十五卷,已佚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大雪后十五日,斗指子,为冬至,十一月中。阴极而阳始至,日南至,渐长至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