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青蛤丸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臭之一,臊为木臭,入通于肝,故为肝之臭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东方青色,入通于肝,……其类木,……其臭臊。”临床上病人的排泄物如小便、白带、汗液等出现腥臭,常是肝经湿热下注的征象。

  • 心阴虚

    由劳神过度或久病、热病耗伤心阴所致。又称心血虚。症见心悸,心烦,失眠,易惊,健忘等;甚则可见盗汗,低热,五心烦热,口干等症;舌红少津,脉细数或促。治宜养心安神。

  • 温中止吐汤

    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一方。白豆蔻(研)、茯苓、姜半夏、生姜。水煎,冲磨沉香汁服。治小儿乳,面色青白,粪青多沫,手足指冷。

  • 吴瀹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其浚条。

  • 猫须公

   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即猫须草,详该条。

  • 化血莲

    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土大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汤罐头草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合子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三角枫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梵天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曲池

    ①经穴名,代号LI11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阳泽、鬼臣、鬼腿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合(土)穴。位于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,屈肘取穴。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,内侧深层为桡神经;并有桡侧返动、静脉的分支通过。主治发

  • 摊缓风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二十。即摊缓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