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风伤卫证

风伤卫证

病证名。指桂枝汤证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发热,汗出,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。”《伤寒明理论·恶风》:“风邪中于卫也,则必恶风。何者?以风则伤卫,寒则伤荣,为风邪所中,于分肉不温而热矣,皮毛不充而缓矣。腠理失其肥,则疏而不密;开阖失其司,则泄而不固,是以恶风也。”《张氏医通·诸伤门》:“如交霜降节后,有病发热,头痛自汗,脉浮缓者,风伤卫证也。以风为阳邪,故只伤于卫分。卫伤,所以腠理疏,汗自出,身不疼,气不喘,脉亦不紧。”《伤寒论大全》卷一:“风则伤卫,头痛恶风,脉浮缓而自汗,则用桂枝汤充塞腠理以散邪,汗止即愈。”参见太阳中风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仓廪(lǐn 凛)之本

    指脾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脾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者,仓廪之本,营之居也。”仓廪,即仓库。脾胃等有出纳、转输、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,故称。

  • 七情之一。思虑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心有所忆谓之意;意之所存谓之志;因志而存变谓之思;因思而远慕谓之虑。”思虑过度可致气机郁结,甚而伤及脾的运化功能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思则气结。”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

  • 张寿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锡纯条。

  • 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

    以感觉异常为表现形式的循经病理反应。其中以疼痛为主者称“循经性疼痛”;以其它异常感觉如麻、冷、热、痒、酸胀、蚁走样、吹风样或流水样感为主者称“循经性异感”。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异感,均属自发性循经感觉病

  • 大荠

    出《尔雅》。为菥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八痢

    又称八利。指八种不同类型的痢疾。①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痢作利,以水谷利、冷利、热利、滞利、积利、疳利、蛊利、休惜利(亦名休息利)为八利。②《普济方》以冷痢、热痢、疳痢、惊痢、冷热不调痢、休息痢、瀼痢、

  • 海昆布

    见《山东中药》。即昆布,详该条。

  • 藤葵

    出《开宝本草》。为落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眯目

    ①病证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:“眯目者,是飞飏诸物,尘埃之类,入于眼中,粘睛不出。”类今之角膜、结膜表浅异物。宜及时取出。参见物偶入睛条。②上下眼睑微合之状。

  • 消中保中丸

    《寿世保元》卷三方。陈皮、半夏、香附(醋炒)、炒莱菔子、炒神曲、炒白芥子、黄连(姜汁炒)、桃仁、栀子仁(姜汁炒)、当归(酒炒)各一两,茯苓、炒白术各二两,青皮四钱,木香三钱,槟榔七钱,莪术(醋炒)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