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与宋处撰《新修钟乳论》1卷,已佚。
指辰时。详十二时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九。病因与发病部位同针眼,但病情较重。整个胞睑漫肿赤痛,硬结拒按,常伴有寒热头痛等全身症状。《外科正宗》:“眼丹,脾经有风,胃经多热,共结为肿,风多者则浮肿易消,热甚者则坚肿难散
经穴别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即臂臑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千金翼方》。指鼻塞流清涕。详鼽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高风雀目内障。详该条。
指上焦的主要功能是摄纳空气与饮食。《难经·三十一难》:“上焦者……主内而不出。”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髌骨。又名伏兔骨,俗称膝盖骨。
经外奇穴名。别名止泻、血清、关元上。位于腹中线,当脐下2.5寸处。或于神阙与曲骨穴连线之中点取穴。主治尿潴留,腹痛,腹泻,痢疾,血尿,淋病,肾炎等。直刺1~1.5寸。
推拿穴位。出周于蕃《推拿仙术》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》:“走马在琵琶下,斗肘之上,以大指按之,发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