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饮心痛

饮心痛

病证名。指水饮,痰涎上乘于心所致的心痛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三。亦称停饮心痛。《诸病源候论·心病诸候》:“心痛而多唾者,停饮乘心之络故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心病源流》:“曰饮,必恶心烦闷,时吐黄水,甚则摇身作水声,由伤水饮,痰涎积聚也。宜小胃丹胃苓汤。热饮加黄连甘遂,寒饮加肉桂茯苓苍术半夏。水饮流注膈痛,宜三花神佑丸。”《医学从众录·心痛》:“痰痛即饮痛,脉滑,咳嗽,其痛游走无定,宜二陈汤加干薤白五钱、瓜蒌皮二钱主之。”《医学心悟·心痛》:“饮痛者,水饮停积也,干呕吐涎,或咳,或噎,甚则摇之作水声,脉弦滑,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。”亦可用桂朴汤、枳壳汤、旋复花汤等方。参见心痛、停饮心痛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耳膜

    鼓膜之俗称。在耳孔之底,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。参见耳及皮膜条。

  • 室女经闭劳嗽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指未婚女子,因忧思劳伤心脾,心脾虚损则肺阴失养,阴虚生热,灼伤肺阴所致。症见经闭后饮食减少,日渐消瘦,久咳不止,四肢干痿,发热或潮热盗汗等。治宜滋阴清热,养血调经。方用四物

  • 顺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在患者肢体的内侧面,由远端推向近端。有理顺筋脉的作用。

  • 荜拨没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即荜拨根,详该条。

  • 药对

    书名。①指《雷公药对》。详该条。②北齐·徐之才撰。书目见《嘉祐补注本草》所引书传。2卷。此书一般认为是在《雷公药对》的基础上加以修订而成。《嘉祐本草》称此书“以众药名品,君臣佐使,性毒相反及所主疾病,

  • 韦宙

    【生卒】:?~866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京兆万年(今陕西长安)人。世代官吏,曾为太原副节度(军、政管理官员)等,对抵御回鹘族统治阶级的骚扰,保护生产,促进晋北以牛耕代人耕,办学校和改变落后风俗习惯等,

  • 李赞华

    【介绍】:见耶律倍条。

  • 亢害承制

    五行学说内容之一。出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亢则害,承乃制。”《类经》注:“亢者,盛之极也。制者,因其极而抑之也。盖阴阳五行之道,亢极则乖,而强弱相残矣。故凡有偏盛,必有偏衰。使强无所制,则强者愈强,

  • 鸩酒毒

    病名。鸩是一种毒鸟,相传以鸩毛或鸩粪置酒内有剧毒。泛指饮毒酒所致中毒者。《辨证录·中毒门》:“人有饮吞鸩酒,白眼朝天,身发寒颤,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状,心中明白但不能语言,至眼闭即死。”治宜用大剂清热解毒

  • 邱熺

    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浩川。广东南海人。嘉庆十年(1805年)经商澳门,习得种牛痘之法,自身试之并及亲友,均无不验,乃于会馆专司其事,历十余年。后将种痘方法详加记述,纂为《引痘略》(1817年)。为我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