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地支各有阴阳所属,其中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戍为阳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无花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医论著作。元·朱震亨撰于1347年。1卷。共有论文41篇,着重阐述“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”的医理。在治则上主张并长于运用滋阴降火之法以及和血疏血、导痰行滞诸法。临床强调观形察色,切脉问证,尤重脉诊。所发
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下方。人参、当归(酒洗)各二两,川芎一两,川牛膝三钱,升麻四分,制附子一分。水煎服。治倒产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牛奶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腘窝中央。相当于委中穴的部位。
北方之极,与南极相对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云朝北极。”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秫米之别各,详该条。
五膈之一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。《诸病源候论·五鬲气候》:“恚膈之为病,心下苦实满,噫辄酢心,食不消,心下积结牢在胃中,大小便不利。”参见五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