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针灸虾蟆忌
见黄帝虾蟆经条。
见黄帝虾蟆经条。
病名。指鼻中有痒感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鼻痒,乃热则生风故也。宜防风通圣散加白附子、僵蚕之类。”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丁香蓼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乌药之处方名,详乌药条。
见足三里条。
书名。见《宋史·艺文志》,释音一作释言。1卷。唐·杨玄操撰,已佚。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。一作摊缓风。即摊缓。详该条。
妇科专著,8卷。清·吴本立(道源)纂辑。刊于1773年。作者上采前贤、旁取时论,分门别类,纂辑成书。卷1~2论调经及妇科杂病;卷3~4论广嗣及妊娠诸疾;卷5论生产及难产救治;卷6~8论产后诸疾。所论病
①经穴名。代号BL4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背部,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四、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;并有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伤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野料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