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黄氏医书三种

猜你喜欢

  • 产后发痓

    痓同痉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产后痉病。详该条。

  • 冷吐

    即脾胃虚寒吐,详该条。参寒吐条。

  • 摊缓风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二十。即摊缓。详该条。

  • 问睡眠

    十问之一。嗜睡(多寐)多因阳虚阴盛,或痰湿困阻。昏睡而伴有高热,为邪犯神明;神倦肢怠而多卧,为气弱神虚。病后身热喜眠,为余邪未清;无热喜眠,为正气未复。失眠(不寐)虚证较多,可见于心血不足、心肾不交、

  • 疮家

    ①指久患疮疡者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疮家身虽疼痛,不可发汗,汗出则痉。”②疮,通创。指创伤失血者,与久患疮疡者同一道理,临床治疗亦不宜发汗。

  • 病气标本

    辨证论治术语。指疾病的发病、病因、病理上先后主次的标本关系。辨别这些关系,作为治疗主次步骤的依据。参见标本条。

  • 汇通派

    中西医汇通派的简称。详见该条。

  • 皂李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鼠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晕针

    指由于针刺而产生的晕厥现象。《针灸大全·金针赋》:“其或晕针者,神气虚也。”当针刺时,患者感觉头晕,恶心,目眩,心悸,继而面色苍白,冷汗出,四肢厥逆,血压降低,脉搏散弱,甚至突然意识丧失者,即为晕针。

  • 府中俞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中府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