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七方。生地黄一斤(打汁,入酒少许),熟附子一两半(去皮脐切片,入生地汁煮成膏,取附片焙干),山药三两(研末)。以膏捣丸,每服三十丸,空腹米饮送下。治阳虚吐血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凡五尸者,……又以细绳量患人两乳头内,即裁断中屈之,又以乳头向外量,使当肋罅于绳头,灸三壮或七壮。”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肋罅。位于乳头向外旁开4寸,约当第四肋间隙处
在颊部的后方,耳根前方的部分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蕃者,颊侧也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石室秘录》卷二。指阴茎常举不痿之证。详强中条。
①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即十二经筋,详该条。②《灵枢经》篇名。经皆有筋,经筋有病,病各有治。本篇专论经筋这类问题,故名。文中论述十二经筋附属于十二经脉,位于浅表部的筋肉间,和经脉相互关联。它起于四肢末端的
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金铁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黑面神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程迴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叶上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严观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