润燥法之一。是治疗内脏津液不足,或热病化燥伤阴的方法。例如肺肾阴亏,虚火上炎,咽燥咯血,手足心烦热,用百合固金汤;热病灼伤肺胃阴津,口中燥渴或大便秘结,用益胃汤、增液汤。
【介绍】:见方导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黄鳅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普济方》卷七十八。即照水丹。见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乌药顺气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,扁鹊的弟子。曾著《本草经》一卷,不传。
新生儿时期邪毒入血引起的病症。由于新生儿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,对疾病的抵抗力薄弱,产生抗体的机能不完善,皮肤粘膜柔嫩,容易破坏而致细菌邪毒入侵,入侵后也不易局限和消灭,因而发生感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新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香橘丹,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为莲生桂子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