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过

五过

①指医生在诊治上的五种过失。包括不细心进行问诊,对病人的生活环境以及思想情绪不加注意,不了解疾病的起因和经过,不详细分析病情,诊脉又不能掌握关键,不进行分类比较,粗枝大叶,诊断不明,胡乱治疗,引致不良后果(见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)。②指针刺使用补泻手法不可过度(见《灵枢·五禁》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卞嘉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卞大亨条。

  • 阳明病外证

    指阳明病的发热、汗出、不恶寒反恶热的外在表现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问曰:阳明病外证云何?答曰:身热汗自出,不恶寒反恶热也。”阳明病多属里、热、实证。由于里热外蒸,可见内外俱热证候。身热汗自

  • 肺疔

    病名。①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又名白疔,生于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位,尤多见于手大指,其色白,且伴有发热咳嗽。治宜清泻肺热,服泻白散加解毒之品。②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白刃疔之又名。见该条。

  • 暑毒失血

    病证名。指感受暑邪热毒之气所致的失血。《金匮翼·诸血统论》:“暑毒失血者,脉大气喘,多汗烦渴,盖心主血,而暑气喜归心也。”平素嗜酒及阴虚者多见之。治宜清暑解毒。用《局方》枇杷叶散,或《千金》治酒客瘟疫

  • 升阴丸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六方。熟地黄五钱,白芍药、知母各三钱,升麻、干姜各二钱,甘草一钱。为末,粥和丸。治久病大肠气泄。

  • 眼唇蛔虫征

    望诊巩膜可见蓝点,下唇部粘膜有散在、白色半透明的颗粒突起。这些征象,可作为蛔虫病诊断的参考。

  • 海石

    见《丹溪心法》。为海浮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千金方养生书

    见世医得效方条。

  • 温热病指南集

    书名。1卷。原题清·陈平伯撰。刊于1809年。本书前述温热病大意,次为风温证条例,论述风温诸证证治,介绍其立法及具体方药,逐条予以辨注分析,在温病学派中有一定的影响。后列湿温证条例,内容与《湿热条辨》

  • 毗卢札那

    唐代藏族翻译家。前藏尼木人,自幼聪颖。曾向印度高僧莲花生学习梵文和医学。一生译著甚多。译有《甘露精义八支密诀》、《赞木央本草》、《四续释难明灯》等医著。所译医著,对宇陀·元丹贡布撰写《四部医典》多有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