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继志堂医案条。
即柔肝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亦作肢节烦痛。指四肢关节烦热疼痛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六七日,发热,微恶寒,支节烦疼。”《伤寒论辑义》卷三:“支节者,四肢百节也。若言百节,则似周身百节烦疼,此恐不然,当是四肢之
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医学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正八品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慕松。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因多病而学医,认为疾病以伤寒最为重要,于是采集前人关于伤寒的论述,结合自己的见解,编成《伤寒撮要》。另撰有《识病捷法》一书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。即齿衄。详该条。
出《集韵》。即五谷虫,详该条。
①见《文山中草药》。为小龙胆草之别名。②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蛇根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。即大健脾丸,见该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。多因风热毒邪搏于气血,复为风寒乘袭所致。症为核生肉中,形同梅、李,或如豆粒,推之可移,患处疼痛,恶寒发热。宜内服五香连翘汤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下册:“似即鼠疫之恶核。”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