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升麻散

升麻散

太平圣惠方》卷十:升麻散

药方名称升麻散

处方升麻22克葛根30克(锉)前胡30克(去芦头)马牙消30克 子芩15克知母15克赤芍药15克犀角屑15克甘草15克(炙微赤,锉)玄参15克麦门冬30克(去心)大腹皮30克(锉)

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。

功能主治治伤寒,身体疼痛,头面如火,心胸烦躁,背膊壅闷,不思饮食。

用法用量每服15克,用水350毫升,煎至175毫升,去滓,不计时候温服。

摘录太平圣惠方》卷十

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一:升麻散

药方名称升麻散

处方升麻30克当归15克(锉,微炒)黄芩22克犀角屑15克射干30克黄连22克(去须)地骨皮22克甘草15克(炙微赤,锉)

制法上药捣筛为散。

功能主治治阳毒伤寒,身重背强,烦闷狂言,神志不清,面赤斑斑,状如锦纹,咽喉疼痛,及下脓血者。

用法用量每服12克,以水300毫升,煎至180毫升,去滓,不计时候温服。

摘录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一

杨氏家藏方》卷十一:升麻散

药方名称升麻散

处方升麻细辛(去叶、土)荜茇胡椒川芎川椒甘松(洗去土)香白芷各等分

制法上药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治风虫牙痛,齿根动摇。

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掺患处,良久漱去。若痛甚,用沸汤调药6克,乘热盥漱,涎出立愈。

摘录杨氏家藏方》卷十一

御药院方》卷九:升麻散

药方名称升麻散

处方升麻荆芥川芎细辛(去苗、叶、土)防风各15克 露蜂房3克 川椒(去目,微炒)

制法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祛风止痛。治牙疼。

用法用量每次9克,用水300毫升,煎两三沸,去滓,温漱冷吐。

摘录御药院方》卷九

《赤水玄珠》卷三:升麻散

药方名称升麻散

处方升麻45克赤芍人参桔梗葛根薄荷防风各3克甘草1.5克 姜1片

功能主治治上膈热壅,口舌生疮。

用法用量水煎,食后服。

摘录《赤水玄珠》卷三

猜你喜欢

  • 薄肤膏

    药方名称薄肤膏处方密陀僧末620克白及末180克轻粉125克 枯矾30克 凡土林1.87千克制法先将轻粉研细,至不见星为度,逐次加入密陀僧、白及末,最后加入枯矾研极细,加入凡士林调成油膏。功能主治薄肤

  • 固肠汤

    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八:固肠汤药方名称固肠汤处方酸石榴皮15克黄连(炒)地榆各30克罂粟壳(醋炙)茯苓各45克制法上药锉散。功能主治治大肠虚寒,利下青白,肠中雷鸣,小便赤黄,气上冲胸,不能久立,身肿

  • 戊已圆

    药方名称戊已圆处方黄连(去须)、吴茱萸(去梗.炒)、白芍药,各五两。炮制上为细末,面糊为圆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治脾受湿气,泄利不止,米谷迟化,脐腹刺痛。小儿有疳气下痢,亦能治之。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,

  • 三圣丸

    药方名称三圣丸处方威灵仙(净洗去土,焙干)150克干姜60克(炮制)乌头60克(炮制,去皮、脐)制法上药为末。煮枣肉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治老人夏月腰膝冷痛。用法用量每服15~20丸,用温姜汤送下

  • 独炼硫

    药方名称独炼硫处方明净硫黄。制法入铁锅,文火熔化,倾入盐卤中,凝定取出,再熔再淬数10次,侯硫色深紫为度,为细末。功能主治疥疮湿疮痒者。用法用量熬鸡于黄成油调敷。先须洗涤净,挹干敷药,每日1洗,再敷。

  • 补火丸

    药方名称补火丸处方生硫黄1斤,猪肠2尺。制法将硫黄为细末,尽实肠中,烂煮二时取出,去肠,蒸饼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冷劳病瘠,血气枯竭,齿落不已,四肢倦怠,语言不足者。用法用量每服10丸,日渐加之。

  • 阑尾二号消炎片

    药方名称阑尾二号消炎片处方蒲公英1562g,厚朴260g,皂角刺260g,大黄260g,硬脂酸镁5g,淀粉170g。制法取蒲公英干燥粉碎,过120目筛,称取300g剩余的粗粉与厚朴、皂刺、大黄同煎二次

  • 补肾方

    药方名称补肾方别名磁石散处方磁石2两(研,绵裹),生姜2两,防风2两,桂心2两,甘草1两(炙),五味子2两,附子1两(炮),玄参2两,牡丹皮3两,大豆24枚。制法上切。功能主治消疽痔。主肾气不足,心中

  • 打虫化积丸

    药方名称打虫化积丸别名化积丸处方大黄(为末)5两5钱,槟榔3两,黑丑(头末)3两5钱。制法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痨瘵。用法用量化积丸(《医级》卷八)。本方服法,见原书小红丸条摘录《证治汇补》卷

  • 蒺藜浴汤

    药方名称蒺藜浴汤处方蒺藜子(炒)半斤,茺蔚子半斤,羊桃(锉)半斤,蒴藋根苗(切)半斤,漏芦(去芦头)半斤,苦参(锉)半斤,盐4两。制法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风毒瘙痒瘾疹,渐成(疒咅)(疒畾)。用法用量每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