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失荣

失荣

古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又名失营。因情志所伤,肝郁络阻,痰火凝结而成。病生于颈项,初起微肿,皮色不变,日久渐大,坚硬如石,固定难移;后期破烂紫斑,渗流血水,气血渐衰,形容瘦削,状如树木失去荣华,故名。初期宜益气养营,和荣散坚。可服和荣散坚丸,外用飞龙阿魏化坚膏。溃后宜健脾益气,服归脾汤加味。类于颈部恶性肿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脑冰片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冰片药材之一种,详该条。

  • 涵虚子

    【介绍】:见朱权条。

  • 灰中苔

    舌中央见灰色苔。多见于寒热夹杂的吐蛔症,伴有消渴、气上冲心,饥不欲食,食即吐蛔等证。宜安蛔止痛。亦有见于实热里证者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颡大

    指头维穴部位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阳明根于厉兑,结于颡大。颡大者,钳耳也。”楼英注:“颡大谓额角入发际,头维二穴也,以其钳索于耳上,故名钳耳。”

  • 玉壶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五方。海藻、海带、昆布、雷丸各一两,青盐、莪术各半两。为细末,陈米饮送服或炼蜜为丸,榛子大,噙化。治瘿瘤。

  • 郝怀质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名医郝允之子,博陵(今河北省定县、蠡县一带)人。继承父业,精通医学。

  • 假海芋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卜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咳脓血

    证名。指咳唾脓血。《金匮要略·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》:“若口中辟辟燥,咳即胸中隐隐痛,脉反滑数,此为肺痈,咳唾脓血。脉数虚者为肺痿,数实者为肺痈。”多由邪火血热凝滞伤肺所致。本症可见于肺脓肿、支气

  • 石竹根

    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竹凌霄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气高

    证名。指胸满气喘不平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上盛则气高。”上盛可由病邪壅阻,致肺气胀满,亦可由真阳不固而上浮,见下虚上盛之证。《素问·脉解篇》:“所谓呕咳上气喘者,阴气在下,阳气在上,诸阳气浮,无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