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宇陀宁玛·元丹贡布

宇陀宁玛·元丹贡布

【生卒】:708~833

【介绍】:

唐代杰出的藏族医学家。公元708年,出生在西藏堆龙德庆地区。曾任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。对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。曾多次到祖国内地和印度等邻近国家和地区学习医学,集藏、汉、印医学为一体。医术高明,在诊断学上,除对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检查外,尤其重视运用脉诊和尿诊。在诊脉时,从脉象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。在尿诊时,十分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、蒸汽、泡沫、味道、漂浮物、沉淀以及静置后尿色的变化。宇陀的医术十分全面,不仅擅长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,而且亦精通外科手术治疗。他具有崇高的医学道德,为人治病不分贫贱富贵,一视同仁,博得了人们的好评。在广泛收集民间医学资料,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,吸收汉族、印度及其他医学的精华,在公元八世纪末,主持编著著名的藏医学经典著作《四部医典》。《四部医典》问世,为藏医学形成本民族独特的医学体系奠定了基础。标志着藏医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。正因于此,人们尊称他为藏医的“医圣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揆度(kuí duó 葵夺)

    推测、度量之意。如从切脉推测病情和病所,结合四时气候变化,估计疾病的顺逆。《素问·病能论》:“所谓揆者,方切求之也,言切求其脉理也。度者,得其病处,以四时度之也。”参见揆度奇恒条。

  • 抽添法

    针刺手法名。《金针赋》:“抽添之诀,瘫痪疮癞,取其要穴,使九阳得气,提按搜寻,大要运气周遍,扶针直插,复向下纳,回阳倒阴。”指针刺入穴后,先行九阳之数,得气后,将针或进或退,使气到病所。

  • 鬚发早白

    指年龄未衰老而出现须发灰白的症象。《医述·须发眉》:“血虚者,其须发早白。”多由肾虚营血衰少,失却润养所致。宜益肾滋阴血为主。用首乌延寿丹,或旱莲膏等常服。

  • 炅中

    即热中,亦即里热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血并于阳,气并于阴,乃为炅中。”王冰注:“气并于阴,则阳气内盛,故为热中。炅,热也。”

  • 尖头瘟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时毒,见该条。

  • 汪文绮

    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蕴谷。安徽休宁人。世业医,父十洲、伯兄汪广期皆以医名世。文绮承家学,留心活人术,不求仕进。自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,以迄金元诸大家,多所钻研,于景岳全书,尤得其精髓。著《杂症会心录》两

  • 瘀血胃脘痛

    病证名。指瘀血内结所致的胃脘痛。见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卷三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遇夜痛甚,逢冷即痛,按之有形,或饮食入胃,从半边而下,此淤血痛也。”《医学三字经》卷一:“瘀血作痛,痛如刀割,或有积块,

  • 冲任损伤

    房室劳伤、感染及孕育过频,伤及冲任二脉所引起的病证。冲为血海,任主胞胎,与肝、肾、气、血关系密切,二脉损伤则见月经不调、小腹疼痛、腰痠、崩漏、习惯性流产或不孕等。

  • 缩脚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·缩脚痧》:“此系肺经受邪,有四症,小儿患者多,满身经络收束,手足拘挛,或左手,或右手,或左足,或右足独缩。治法先以三指拍曲池穴、阳交穴,拍出紫块,先以钱刮骨边臑穴,续刺

  • 泄剂

    十剂之。或作泻剂。用苦泄通利药物组成,具有清除闭阻作用的方剂。《沈氏尊生书·要药分剂》:“徐之才曰:泄可去闭,葶苈、大黄之属是也。”“张从正曰:实则泄之,诸痛皆实,痛随利减,芒硝、大黄、牵牛、甘遂、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