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寒痢

寒痢

病名。指痢疾因于寒客肠胃者。《时病论》卷三:“寒痢之证,实因炎热贪凉,过食生冷,冷则凝滞,中州之阳,不能运化清气不升,脾气下陷,以致腹痛后重,痢下白色,稀而清腥,脉迟苔白者,当去其寒,兼扶脾土。……然而寒痢亦有赤色者,不可不别,总之以脉迟苔白为据。”治宜理中汤加诃子肉豆蔻木香砂仁等。《医学入门》治寒痢色白稀溏,肠鸣下坠不甚,用不换金正气散乌梅陈皮;肢冷便清,用姜附汤理中汤,日久用黄连补肠汤。参见冷痢、痢疾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窗聋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天窗。见该条。

  • 三爪金

    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地蜂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屈骨

    即曲骨。《千金要方》曲骨作屈骨。

  • 树蜡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虫白蜡,详该条。

  • 毛窍

    皮毛之孔窍,即毛孔。见《脾胃论》。

  • 夏子益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名德懋(一名德)。取师传方药及家藏方,编为《卫生十全方》12卷;附以自著论述奇形怪证的《奇疾方》1卷,共十三卷。原本散佚,今有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本《卫生十全方》3卷,《奇疾方》1卷

  • 暴淋

    病名。指淋症突然发作病情较重者。《医学入门·淋》:“热淋暴淋痛甚,八正散或五苓散合败毒散,加味石膏汤。”参见淋、热淋条。

  • 侠承浆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下颌部,承浆穴外开1寸,当颏孔处。布有面神经,颏神经和面、颏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黄疸,面瘫,齿痛,唇口疔疮;以及齿龈溃烂,三叉神经痛等。直刺0.3~0.5寸。

  • 吴鞠通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瑭条。

  • 肾水不足

    同肾阴虚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