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阳不足
即心阳虚。详该条。
即心阳虚。详该条。
明代官名。为惠民药局所设之最高官吏,参见惠民药局条。
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手太阳经别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此由邪热在脏,气冲于目,热气切于血脉,蕴积不散,结而生息肉,在于白睛肤睑之间,即谓之息肉淫肤也。”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叶小峰《本草再新》。即西瓜霜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亦作肝虚雀目。多因后天失养,脾失健运。小儿多患。“肝虚血少,……小儿因疳得之”(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)。症初起,入暮则视物不清,天晓复明,眼干涩羞明,频频眨动。失治可致黑睛
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五方。薏苡仁二两,金银花、茯苓各一两,牛膝、半夏、甘草、草薢各五钱,肉桂五分。水煎服。治湿毒流注。
病名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即管道通过肛门括约肌或肛管直肠环上下而深达直肠的内外瘘。宜挂线疗法或配合手术治疗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地仓。见该条。
见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一。又名中腑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