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民药局
明代医药机构。设于1370年(洪武三年)。由大使和副使各一人主管,其下于外府设提领,州县设官医,主管分发医药给军民及囚人的事宜。
明代医药机构。设于1370年(洪武三年)。由大使和副使各一人主管,其下于外府设提领,州县设官医,主管分发医药给军民及囚人的事宜。
经穴别名。《圣济总录》:“下林,穴在上林下一夫。”所指即下巨虚,见该条。
①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方。骨碎补(姜制)、土当归、煨川乌、白杨皮、白芍药各六两,肉桂、细辛各四两,煨附子(去皮)三两半,丁香、川芎各三两,莪术、干姜各二两,乳香、没药各三钱,为末,醋糊为丸,绿豆大,朱
出《斗门方》。为苦楝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即湿气。因湿性重浊粘腻,每于病位停留滞着,阻碍阳气的活动,故名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野鸦椿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桂丁之别名,详桂丁条。
同肾阴虚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浙江钱塘人。编有《疟苑》一书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髌骨。又名伏兔骨,俗称膝盖骨。
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鼻柱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