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白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考》。即经来下肉胞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祝尧民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韶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裕庆条。
病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指经血来潮过期不止。治疗参见月经过多、经漏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半边旗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之政条。
感受疫毒所致的一种病证。《金匮要略·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》:“阳毒之为病,面赤斑斑如锦纹,咽喉痛,唾脓血。”本证类似后世所称之温疫、温毒发斑,以其面赤而称“阳毒”。
指医理与《易》理同源于事物的阴阳变化。《类经图翼·医易》:“易者,易也,具阴阳动静之妙;医者,意也,合阴阳消长之机。……故曰天人一理者,一此阴阳也;医易同源者,同此变化也。”易学阐述事物阴阳动静变化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