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文殊兰

文殊兰

药材名称文殊兰

拼音Wén Shū Lán

别名罗裙带、水蕉、朱兰叶、海蕉、白花石蒜

来源石蒜科文殊兰属植物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L. var. sinicum Bak.,以鳞茎入药。全年可采,多用鲜品或洗净晒干备用。

原形态多年生粗壮草本。鳞茎粗壮,圆柱形。茎粗大,肉质,高达1米,基部径粗约10~15厘米。叶多枚,肉质,舌状披针形或带状披针形,反曲下垂,长可达1米,宽7~12厘米或更宽,有草腥味。夏季从叶腋间生出直立的肉质花葶,伞形花序顶生。果实近球形。

性味辛,凉。有小毒。

功能主治行血散瘀,消肿止痛。用于咽喉炎,跌打损伤,痈疖肿毒,蛇咬伤。

用法用量1~3钱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
备注(1)全株有毒,以鳞茎最毒,内服宜慎。中毒症状:腹部疼痛,先便秘,后剧烈下泻,脉搏增速,呼吸不整,体温上升。解救:早期可洗胃,服浓茶或鞣酸,应特别注意发生休克。亦可用白米醋4两,生姜汁2两,轻者含淑,重者内服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栀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栀叶药材名称水栀叶拼音Shuǐ Zhī Yè出处《中国药植志》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叶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水栀"条。化学成分含山梨糖醇、甘露醇等多羟

  • 野大豆

    药材名称野大豆别名马料豆、乌豆来源豆科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. et Zucc.,以种子入药。生境分部全国各地。性味甘,温。功能主治益肾,止汗。主治头晕,目昏,风痹汗多。用法用量0.

  • 芙蓉根

    药材名称芙蓉根拼音Fú Ró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.的根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ibiscus mutabilis L.采收和储藏:

  • 药材名称柿拼音Shì别名柿子、朱果来源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. f.,以果、根、叶入药,柿饼也供药用。根随时可采;秋冬采果。性味果:甘,寒。根:苦、涩,凉。叶:苦

  • 假大薯

    药材名称假大薯拼音Jiǎ Dà Shǔ别名青木香、假通虎城、土木香出处《广西中药志》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卵叶马兜铃的根。冬季挖取根部,除去地上部分和细根,洗净,切成数段,晒干。原形态攀援半灌木,

  • 槠子皮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槠子皮叶药材名称槠子皮叶拼音Zhū Zǐ Pí Yè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树皮及叶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槠子"条。功能主治①

  • 睡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睡莲药材名称睡莲拼音Shuì Lián别名睡莲菜、瑞莲(《岭南杂记》),子午莲(《纲目拾遗》),茈碧花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睡莲科植物睡莲的花

  • 小白薇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小白薇药材名称小白薇拼音Xiǎo Bái Wēi别名白龙须、白薇(《滇南本草》),水辣子根、老妈妈针线包、蛇辣子、白藤、娃儿藤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为萝摩

  • 微籽

    药材名称微籽来源大戟科微籽Baliospermum effusum Pax et Hoffm.,以根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辛,温。功能主治解毒驱虫,散瘀消肿。主治跌打损伤,骨折,蛔虫病,黄疸型肝

  • 丁锅树叶

    药材名称丁锅树叶拼音Dīnɡ Guō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匙萼柏拉木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lastus caualeriei Levl.et Van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