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》。位于前臂屈侧,大陵穴上1寸处。主治鹅掌风,口腔炎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。即腋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败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花椒叶,详该条。
病名,即杨梅疮。《幼幼集成》卷四:“小儿患此者,实由父母胎毒传染而致,然非寻常胎毒可比。……小儿梅疮,最为恶候,倘发于一二月间,或半周之内,最难救治,以其毒禀先天,来路既远,方药难及,即日服数匙之药,
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松塔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董炳条。
又称将瘟舌。舌红赤、光艳无苔,在温病多属营分热盛,在杂病多属阴虚火旺。参见舌红、舌绛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土茯苓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三因方》卷十六。俗称莺翁,悬痈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