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阴茎头。又称龟头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夫失精家少腹弦急,阴头寒,”……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仙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衷中参西录·医方》。指眼生翳膜积厚如螺者,参见翳膜诸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秦艽,详该条。
见《普济方》。为紫花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胃腔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气热,热气熏胸中,故内热。”
病名。即肛漏的外口数在二个以上,且道管弯曲有分支或管道通过肛周二个间隙以上的肛漏。参见肛漏条。
见沈氏经验方条。
《医碥》卷七方。黄芩(酒炒)、羌活、红花、姜半夏、陈皮、茯苓、甘草、独活、防风、白芷、葛根、柴胡、升麻。加生姜,水煎服。治颈项强痛属痰盛者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即蟹睛,离睛。详蟹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