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象之一。脉来绷紧,状如车绳转索,多见于寒邪、痛证、宿食。《濒湖脉学》:“紧为诸痛主于寒,喘咳风痫吐冷痰,浮紧表寒须发越,紧沉温散自然安。”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黄皮果核之简称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二:“附骨痈,亦由体盛热而当风取凉,风冷入于肌肉,与热气相搏,伏结近骨成痈。其状无头,但肿痛而阔,其皮薄泽,谓之附骨痈也。”由邪气深入,结于骨而发。初起病势急骤,全身不适、
病证名。又名瘄、麻证、瘄子、痧子、肤证、糠疮、粰疮。元·滑伯仁《麻证新书》定为麻疹。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。多见于婴幼儿,以体表皮疹状如麻粒故名。四季均可发病,但以冬春季最易流行。新中国建
骨名。即肩胛骨。详该条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二。即清金丸第二方,见清金丸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即瞳神缩小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《医学原始》名阴郄。即长强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楮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歪头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