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真中风

真中风

病名。见《医经溯洄集·中风辨》。简称真中。系指外中风邪而致的中风病。与类中风之风从内生者不同。《医略十三篇》:“真中风者,真为风邪所中。”症见猝然倒仆,昏不知人,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能言。治疗大法:外见寒热六经形证者,治宜疏解风邪为主,用小续命汤加减;内有二便不通,而形气尚盛者,治以通利为主,宜三化汤或《局方》麻仁丸;外无六经之形证,内无便溺之阻隔,仅见口眼歪斜,言语不利,或半身不遂等症者,宜养血祛风,用大秦艽汤加减;如见痰涎壅盛,昏不知人,属于闭证者,先与开窍,宜至宝丹之类;若伴见口开、手撒、眼合、遗尿、鼻鼾、汗多等症。属于脱证者,急用大剂理中汤参附汤以扶正固脱。本病可见于脑血管意外等疾患。参见中风①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时节气候决病法

    见伤寒论注条。

  • 吴辰灿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鹤山。江苏无锡人。于1805年与高秉钧、姚志仁合纂有《景岳新方歌》一书。

  • 背腧诸经心痛

    证名。外邪侵犯背腧诸经所致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背腧诸经心痛,心与背相引,心痛彻背,背痛彻心。……诸腧、诸腑涉邪所致。病属外所因。”参见心痛条。

  • 曾世荣

    【生卒】:十四世纪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字德显,号育溪。衡阳(今湖南衡阳)人。精于医药,擅长儿科,撰有《活幼心书》行世。

  • 燥热痢

    病证名。指痢疾由燥火热邪引起者。又称燥火痢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燥热痢之症,内热烦躁,口燥舌干,腹痛频并,脓血稠粘,枯涸难下,肛门热痛,小便全无,夜卧不宁。”治法有燥伤气分、血分和气血两伤之别。《痢证

  • 病食

    病名。见《坤元是宝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胃胀

    病名。胀病之一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胃胀者,腹满,胃脘痛,鼻闻焦臭,妨于食,大便难。”《医醇賸义·胀》:“胃为水谷之腑,职司出纳。阴寒之气上逆,水谷不能运行,故腹满而胃痛,水谷之气腐于胃中,故鼻闻焦臭,

  • 几几(shū 殊)

    项背强硬,俯仰不舒,不能自如的症状。《素问·刺腰痛》:“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。”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。”

  • 凤石医仙

    【介绍】:见徐豳条。

  • 白桐皮

    出《药性论》。即桐皮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