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地菍,详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刺莓果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末五官科医家。字吉斋。浙江桐乡人。有感于古今方书各有专门,而喉科多附载于他书,论治各异。因将平时治验心得,撰成《喉科心法》两卷(1904年)。详述喉症病因、诊断、预后及所用药剂。
病名。即冻疮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脾病因邪气盛实所出现的证候。多由湿热困脾或瘀血停积等所致。《脉经》卷二:“脾实也,苦肠中伏伏如坚状,大便难。”又:“脾实,……病苦足寒,胫热,腹胀满,烦扰不得卧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四:“脾实
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一。古人认为疮疡痒可有以下几种情况:①凡肿疡初起,皮肤作痒者,为风热相搏;②溃后作痒者,轻由脓沤,甚则由疮口感受风邪;③抓破之后作痒有津水者,是脾湿,津血者是脾燥;④将敛作痒者,气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即肩疽。见该条。
①即外治法。详该条。②同外取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佚名《眼科统秘》。即雀目。详该条。
①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牡蒿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臭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